2025年3月27日,社会学院“博雅论坛”系列讲座迎来了本学期首场活动。中国政法大学社会学院讲师、硕士生导师何奇峰以《如何进行田野调查》为题,为在场同学们呈现了一场兼具方法论指导与哲学思考的学术盛宴。本次讲座不仅揭示了质性研究的独特价值,更通过生动的案例解构了社会学研究的认知论基础。

何奇峰老师开篇以“田野调查与抽样调查”的区别破题,指出相比抽样调查,田野调查更强调亲自与受访者对话,调查对象数量更少,但对话内容也更深入、更灵活。同时,何老师还强调朴素经验主义和抽象经验主义在真实性、科学性方面所存在的不足。

接着,何奇峰老师提出了田野调查从实求知的行动理论,从具体实例抽象出包括经济条件和社会关系作为条件、围绕婚育和家庭行动、行动者与行动的看法背后的伦理三部分的分析角度。
最后,何老师强调了田野调查的方法论,并以“何以为家”为例,强调了田野调查中将心比心的重要性,突出了理论与经验之间的平衡,并且点出大学教育阶段培养问题意识的必要性。
讲座结束后,在场同学们根据所听所想并结合自身经历向何老师提问。何老师耐心细致地回答了同学们的问题。
活动尾声,学术部代表向何老师赠书表达感谢。本次博雅论坛系列学术讲座圆满结束。

在实证研究日益技术化的今天,希望更多同学能保持对社会学人文传统的关注。真正的田野精神不在于掌握了多少技术,而在于保持对生活世界的惊异与敬畏。这种将方法论提升至认识论高度的思考,也正是博雅论坛系列讲座希望传递的学术品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