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路径: 首页>>教学科研
行知社会|高亚娟:绘画在团体心理辅导中的运用
发布人:社会学院  发布时间:2025-01-07   点击数:

202514日,中国心理学会注册心理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海淀寄读学校心理中心负责人高亚娟老师受邀来到我校,开展了一场主题为“绘画在团体心理辅导中的运用”的讲座。讲座由中国政法大学社会学院心理学系副主任谢中垚主持,由王国芳教授以及心理学专硕研究生聆听。

活动伊始,谢中垚老师对高亚娟老师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强调了绘画在团体心理辅导中的独特作用,以及通过体验团体活动来理解团体心理辅导背后工作原理的重要性。

 

一群人站在台上低可信度描述已自动生成

 

高亚娟老师首先邀请在场的同学们分享自己在不同项目中带领和体验团体辅导活动的心得体会。同学们分享了在课题组女子监狱园艺治疗项目中,作为带领者运用曼陀罗绘画治疗的经历,讲述了曼陀罗绘画如何帮助服刑人员平复内心焦虑,深入探索自我内心世界。也有同学分享在给本科生宿舍长的团体辅导中,运用“能量传递”环节的经历,以及在带领团体时感受到的责任与挑战。

 

一群小孩在表演中度可信度描述已自动生成

一群人站在房间里描述已自动生成

 

在团体热身环节,高亚娟老师引导大家围成一圈,自然地走动起来,与团体中的同学自然地打招呼。同学们积极参与,用心体验,畅所欲言。高老师借此机会引导同学们体会团体心理辅导的工作思路,启发大家要洞察团体互动中的心理动力,以及议题设置背后的逻辑。热身环节不仅打破了成员之间的陌生感,还为后续的深入活动营造了一个安全、信任的氛围,使成员们更愿意敞开心扉,投入到团体辅导中。

随后,高老师详细介绍了团体心理工作的整体历程,包括四个不同的阶段:相遇与联结、现实与开放、勇气与行动、分离与结束。她指出,团体热身的部分就是第一阶段相遇与联结的关键环节,通过热身活动,达到个人以及团体互动的察觉性启动,为后续的深入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分组进行绘画团体治疗的体验环节,高老师让大家通过绘画去记录、体验成长过程中身体所经历过的一些伤痛,并与小组伙伴进行交流分享。绘画团体治疗不仅关注个体的内心世界,还强调团体成员之间的互动与支持,成员们在共同创作的过程中,能够相互启发、借鉴,形成一种积极的团体动力,有助于个体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找到新的解决思路。随后,高老师引导大家将伤痛化为美好,用手中的画笔,朝着理想中的自己描绘。最终,同学们完成了自己的作品,并分组针对作品进行了分享。在这个过程中,大家不仅释放了内心的情感,还收获了来自同伴的理解与鼓励,感受到了团体的力量与温暖。

 

一群穿制服的人中度可信度描述已自动生成

一群人在雪地上描述已自动生成

图片包含 室内, 人, 桌子, 躺描述已自动生成

 

在活动的最终环节,高老师要求每个人以三个写给未来自己的关键词创作一幅画,并分享给团体里的伙伴。同学们精心挑选了关键词,如“爱”“接纳”“感恩”等,并将这些关键词融入到自己的画作中。在分享环节,同学们互相欣赏彼此的画作,聆听对方的故事与期望,感受到了来自团体的正能量与支持,也对绘画治疗在团体辅导中的运用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

 

穿黑色衣服的女人在打电话描述已自动生成

一群人正在聊天中度可信度描述已自动生成

图片包含 人, 室内, 男人, 桌子描述已自动生成

一群人正在聊天描述已自动生成

图片包含 桌子, 房间描述已自动生成

 

培训的最后,高亚娟老师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强调了绘画在团体心理辅导中的独特优势与作用。绘画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一种心理治疗工具,它能够突破语言的障碍,深入触及个体的潜意识,帮助成员们探索自我、表达情感、整合经验,促进个体的心理成长与自我实现。谢中垚老师在总结时指出,绘画与团体辅导的结合,为心理辅导工作提供了新的视角与方法,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学习与实践中,能够将所学知识与技能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帮助更多的人实现自我成长与心理健康。

 

一群人在室内合影低可信度描述已自动生成

 

在本次培训中,同学们不仅学习到了绘画在团体心理辅导中的具体运用方法,还通过沉浸式体验绘画团体活动,感受到了团体辅导的魅力与价值,也为我校心理学专业的教学与实践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动力,让大家深刻认识到绘画治疗在团体辅导中的重要价值与广阔前景。

中国政法大学京公网安备:110402430029
学校邮箱:cupl@cupl.edu.cn查号电话:010-58909114
海淀校区: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25号昌平校区:北京市昌平区府学路27

中国政法大学社会学院
办公电话:暂无
办公地址: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