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砥砺,积健为雄。2015年6月10日上午9时,中国政法大学博闻论坛社会学院院庆专场于学生活动报告厅拉开帷幕。至此,社会学院十周年院庆高端系列讲座迎来了它的收官之作。继孙立平、李强、傅小兰等在社会学、社会工作、应用心理学领域有着深厚学术造诣的学者莅临社会学院院庆十周年高端系列讲座抒发他们的理论情怀,学科体悟之后,中共中央候补委员、中国社科院副院长、著名社会学家李培林老师心怀体察,助社会学院的十年成长,讲述我国当前的社会转折与民生建设,抒发社会学视角下的社会与民生关怀。
李培林老师是著名社会学家,现任中共中央候补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中国社会学会学术委员会主任等。曾为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讲解“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并著有多部著作,主编《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年度报告(社会蓝皮书),较早提出中国社会转型理论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讲座开始之前,中国政法大学校长黄进教授首先于嘉宾接待室与李培林副院长进行亲切会晤,对李培林副院长的莅临表示欢迎;此外,社会学院院长应星教授、社会学系系主任游正林教授向李培林副院长对社会学院的支持表示感谢。黄校长谈及,社会学院十年的成长进步是令人瞩目的,其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进路仍需要大家的理论传输、关怀浸润。此外,在培养复合型人才的教学理念之下,黄进校长指出我校的双专业双学位制度,使得更多学习社会学等学科的学子能够进行法律学科的学习,往往其知识储配更加宽厚。
与此同时,应星院长言道,社会学院在本专业的学科体系下开设政治社会学、法律社会学、犯罪心理学等课程也是呼应法大的学科情怀,致力于培养兼具法治精神和人文情怀的人才。李培林副院长同样充分肯定人文情怀的重要性,并尤其称赞社会学院的师资力量是享有盛誉的,其培养的人才也独具情怀素养。
继而,9时40分,讲座正式开始,李培林副院长以社会学与法学等社会科学学科的区别作为话题引入,指出虽然社会学的职业化程度仍然亟待提高,但是社会学的理论关怀、问题关注十分重要,它培养的更多的是一种情怀,指引我们不断关注社会上的变化。注目当今社会,李培林副院长指出我国当前已经进入了转折时期郊区化(逆城市化)的初步阶段,其中,由于人员财产的再度回归,乡村重新获得逐步的还原。但随着城乡差距的回落,民众对问题的不满情绪没有得到平复并且还在增长,李培林副院长对此提出社会学要去分析和认识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的希冀。
对经济新常态下的社会转折时期进行分析,李培林副院长首先展列了大量的数据与图表,指出在社会转折时期中部、西部地区的绝大多数省份GDP增长已然超过东部,但是近两年仍然有变化在萌生,东部的一些发达地区增长势头很足。此外,通过对城镇登记失业率、实际需就业人员、当前就业市场的特点等进行阐述分析李培林副院长指出虽然2014年就业形势未出现明显恶化,但是由于统计口径存在不包括农民工的问题,其调查失业率往往在登记失业率之上。其次,大学生就业问题也更加突出,在收入方面,蓝领工作者的工资与白领工作者的工资日渐持平,农民工和大学生的工资差距日渐缩小,中等收入群体不断扩大。城乡差距、地区差距仍旧是社会转折时期影响民生建设是主要因素。
充分关注农民工的生活境况,李培林副院长指出城乡差距的缩小助推了城乡一体化的进程,但并不意味个人之间的差距也在缩小。家庭消费率随收入增加而递减,我国消费率从62.3%下降到49.1%,是低于发展中国家总体水平的,普遍存在富有的人不消费、贫穷的人消费不起的情况。
此外,提及公立医院与事业单位的改革,李培林副院长表示在健全全民医保体系、建立特大疾病保障和救助机制等过程中仍旧面临着种种困难,社会保障改革和老龄化的影响方面,也是社会学学科的关注点,劳动力短缺和老年抚养比快速增长的转折点便出现在2015年。
最后,李培林副院长指出看待今天发生的问题,要学会深谙百面,运用社会学的视角,多思考,这也是助推社会学职业化的、很重要的一点。就此,应星院长再次对李培林老师的莅临和深刻讲解表示感谢,并指出社会学要有能力面临和回应社会问题。
心怀天下,关注底层,极深研几,不断前行。至此,社会学院院庆十周年高端系列讲座圆满结束。一次次大家的言传,是理论的触碰;一次次名师的感悟,是情怀的传承。社会学院秉承理想,在学科进路和理论前程的探索前行中步履坚定,走过十年,还有下一个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