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6日下午,社会学院分党委“全面从严治党”系列教育暨日新学社之经典学习讲座在我校昌平校区正式召开。本次讲座邀请了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韩毓海,以“马克思的生平和著作”为主题,为全院师生讲述了伟大的思想家、革命家马克思的一生。社会学院分党委书记王晓宏、副院长马皑、学院教师党支部、行政党支部及全院学生参加了此次活动。院长助理、社会工作与政策系主任郭伟和教授主持活动。
讲座伊始,郭伟和教授代表学院,向韩毓海教授的拔冗莅临致以感谢与欢迎。他说,韩毓海教授在马克思主义研究方面具有突出造诣和显著成就,著有《五百年来谁著史:1500年以来的中国与世界》《一篇读罢头飞雪:重读马克思》《马克思的事业:从布鲁塞尔到北京》《人间正道:中国道路与中国共产党》,以及《少年读马克思》(英文及荷兰语版)等一系列畅销书籍。他一直坚持对历史、文化和人性的宏观思考,在其著作中所表达的现实关怀和关心国家命运、关注民生发展的价值取向,不仅引起社会各界的强烈共鸣,亦为众多知名人士和社会机构所推荐,在当前国内思想文化界拥有广泛的影响力。
在随后的讲座中,韩毓海教授首先从马克思的家世和所处的时代背景开始,介绍了马克思激荡起伏的人生经历。他谈到,马克思出生于欧洲一个富有的犹太家庭,彼时正处于拿破仑运动时期,从马克思的父亲一辈开始,他们家族的姓氏和职业都发生了改变。作为犹太人,在当时普遍存在民族歧视的时代背景下,虽家庭富裕,“出身”高贵,却富有同情心和爱心,这是他与他的夫人——同为贵族出身的燕妮,心系劳苦大众,甘于过充满困苦与自我牺牲的生活,进而树立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的高远立项,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在恩格斯等挚友亲朋的大力支持下,创立马克思主义,成为无产阶级的伟大导师。在此过程中,随着其研究的不断深入、发展,他的思想及理论经历了一系列发展变化。例如,认识来自于经验还是理性,并给出了著名思想家休谟和康德对此问题的不同回答;在其博士论文中,提出了“我们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也被世界改造着”的观点,这一观点超越了休谟和康德的认识成就。韩毓海教授从这些问题,引申到了之后马克思提出的对实践、哲学、经济学等方面的思考,扼要介绍了其思维脉络,并以此为契机,明确解析了马克思提出的相关概念。他谈到,马克思认为,“资本”并不单纯指金钱,而是对信用的经营,信任与信用才是最重要的财富,而且“一个人长大的重要标志”,是他拥有热情,喜欢去爱别人,知道什么是爱,能去爱一个和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人,为爱牺牲自己。
此外,韩毓海教授还引经据典,详细介绍了马克思的若干重要著作。其中包括:介绍了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并以当时的欧洲工人为例,讲解了马克思在其中提出的一个概念——异化,通俗易懂的解释让同学们很快就明白了这个词语的含义;马克思与恩格斯共同创作的《德意志意识形态》、《共产党宣言》和《资本论》的写作过程,并通过引用洛克的“劳动价值论”、亚当斯密《国富论》等同时代知名思想家的理论、经典著作,解析其相互间的不同与立论高低之处。这种深入浅出、广征博引的讲座方法,进一步促使师生对马克思的著作体系和理论体系,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
讲座结束后,学院分党委书记王晓宏进行了总结发言。他从三个层面对韩毓海教授的讲座给予了高度评价。第一个层面是世界视野。王晓宏说,马克思是第一个具有世界视野并揭示了世界历史本质的人,他在为正义者同盟起草的《共产党宣言》中曾经深刻地指出,自16世纪以来,资本主义用枪炮和商品开辟了世界市场,从此,一切生产——无论是物质生产还是精神生产——都成了世界性的,随着人类生产的扩大和全球化,各个民族的历史也转化为世界历史。500年来,世界历史的潮流浩浩荡荡,大的社会运动和社会变革波澜壮阔、方兴未艾,历史远远没有终结,真正的世界历史仅仅是刚刚开始。王晓宏说,韩毓海老师的视野也是马克思的视野,正像毛泽东所说:一定要通观事物的全体,我们要了解世界、了解中国、了解历史,了解这个时代,一定要具备马克思的视野,一定要以世界视野找准我们国家、民族、时代、未来的位置,在自己的实际行动中把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统一起来,自觉走历史必由之路。第二个层面是中国情怀。王晓宏说,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100多年来,我们的国家内乱频仍,外患糜集,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的中华民族衰落了,从那时起,我们的民族一直激荡着这样一个主题:就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周虽旧邦,其命维新”,为了实现民族复兴,全国各族人民和历代仁人志士进行了艰苦的斗争,付出了巨大的牺牲,既有成功也有失败,只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才找到一条正确的道路,沿着中国特色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我们的复兴之路,也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主题。如果到本世纪中叶能够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我们的民族将焕发出极大的生命力,将极大地改变世界历史格局,将为世界和人类做出极大的贡献。韩毓海老师体现了这种强烈的中国情怀,这种情怀也是每一个中国人应该具备的“国民要素”。第三个层面是人类和人民的立场。王晓宏说,立场、观点、方法是一个人思维框架的基本要素,立场决定着认识,决定着观点和方法,也决定着感情。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曾这样写道:旧唯物主义的立足点是市民社会,而新唯物主义的立足点是人类社会或社会化的人类。这一条提纲深刻地指出了新旧唯物主义认识论、价值论、实践论与立场的关系。只有坚持人类和人民的立场,世界的才是中国的,中国的也才是世界的,才能把世界视野和中国情怀统一起来。最后,王晓宏要求全院师生党员以这次“全面从严治党”系列教育活动为契机,抓住思想理论教育这个根本,联系思想实际、工作学习实际和社会实际,扎扎实实的阅读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经典,真学、真懂、真信、真用,化理论为德性,化理论为方法,创造我院学理论用理论的良好氛围,为自身全面自由的发展和社会全面自由的进步用心、用功,努力做出自己的贡献。
本次活动通过韩毓海教授的精彩演讲,使我院师生深入了解到马克思的生平,深入了解了马克思的著作,更加深刻地体会了马克思的博学善思,为本次“全面从严治党”系列教育活动的思想理论教育打好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