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9日晚,院分党委书记兼副院长王晓宏老师主持召开了社会学院学生骨干座谈会,就我院人才培养和学生工作,以及学生组织的基本状况进行了调研,学院分团委、辅导员老师,院学生会、团总支主要学生干部和大一至大四各班班委40余人参加了会议。
王晓宏指出:学生成才是教育永恒的主题,人才培养是学校和学院的中心工作,如何统筹各种教育影响要素、争取并用活校内外、院内外各种教育资源,创造性的设计以专业教学模式、学生工作模式、学生党团建设模式为主要内容的人才培养模式,充分激发教师与学生、学习与创造、受动教育与自我教育的积极性,培养学生成为知识“精通”、能力“坚实”、素质“整合”,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是人才培养工作的价值追求。他说,人才培养具有“三个课堂”:一是以专业培养、课程教育为核心的“第一课堂”,二是以校内外公共文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为核心的“第二课堂”,三是以校园学生人际互动为核心,以宿舍、班级、学生组织为平台的“第三课堂”。王晓宏强调:我院学生工作的基本定位就是服务第一课堂、打造第二课堂、渗透和引导第三课堂,通过整合 “三个课堂” ,在系统的教育实践中,在入学教育到毕业教育各个环节的培养过程中,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同学们以自身的学习、生活以及参与的学生工作为核心,围绕自己的成才目标,积极阐述了三个课堂与自身的关系状况、并就三个课堂的建设提出意见和建议。学院学生会主席徐文红同学首先发言,她说,我院丰富多彩的活动为同学们提供了许多锻炼机会,一方面同学们热情高涨、积极参与,但另一方面许多活动也期待着专业老师的带领;各种各样的学生社团活动有利于增强学院凝聚力,有利于个人素质技能的提高,有利于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但如何将第二课堂的文化实践活动与第一课堂的专业知识相结合,实现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系统整合,积极体现我院独特的学科优势,在品牌活动中提升我院的综合影响力上还需要继续下功夫。接下来,学院团总支书记薛丽娟结合团总支的特色活动与“三个课堂”的关系,就大学生的成才目标及要求作了发言,她说,能力培养、技能培新、凝聚力集合是团总支活动的核心,也是人才培养的必备因素,我院“明灯远航”、趣味运动会以及春笋支教、博雅论坛等活动有益于我院学生成长成才,是第二课堂中值得践行推广的活动。其他参会同学也纷纷各抒己见,提出新颖实效的建议,谈到了关于课程设置、实习实践平台建设、入学教育、班主任工作等等很多关于学生切身利益的问题。大一、大二的同学们关于课程学习方面提出自己的意见和疑问,大四的毕业生们现身说法回顾四年大学经历,畅谈未来就业前景和以后学生工作设想,使在座学生受益匪浅。2009级党支部书记张澍沁同学就三个课堂的联系和系统建设谈了自己的想法,他认为以第二课堂项目为平台,第一课堂专业知识为依托,第三课堂生活实践为基础,将三者有机结合以促进教育整体效能的进一步发挥。
参会老师们认真听取了同学们提出的问题、意见和建议,王晓宏还仔细询问了学院涉及学生切身利益的各项工作,并了解了学院课程体系设置对于学生发展的影响作用。他说,知识是点燃心智的火焰,具有科学系统的认知体系是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前提,同学们在大学期间要努力扩展自己的认知世界,要大略形成一个相对完善的认知体系,而认真学习科学人文知识是大学期间提高认知水平的最有效途径,所以,学生工作一定要把服务第一课堂放在第一位置;同时要培养自己的基本能力体系,实践锻炼是能力提升的根本,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是同学们开阔视野的平台、思维拓展的平台和能力锻炼的平台,学生工作要把打造第二课堂放在主体位置,一定要抓好用好;情感、价值、心理生长于生活之中,只有在日常生活风气的春风化雨中才能培养出“有情有义、有礼有节”的人,因此要把渗透和引导“第三课堂”放在学生工作的基础位置,要在以校园学生人际互动为核心,以宿舍、班级、学生组织为平台的“第三课堂”中贯穿一种“礼义”文化,要通过各种方式引导学生不断培育和扩展自己的“爱心”和“仁心”。
最后,王晓宏对本次座谈会进行了总结,他说,通过这次座谈会,对我院学生有了一个大致的认识,与我院单纯真挚的院风特征、社会学心理学的学科特征和同学们的年龄特征相适应,我院学生有三个特点:一是思想感情很单纯、很真挚,二是思维很活跃、很有朝气,三是行动上很务实,而教育的责任就是让优良的种子发芽、生长和成材。他说,近代革命家、学者章太炎晚年在总结自己的革命和学术生涯时曾这样讲:始则“转俗成真”,终则“回真向俗”。在人生中形成一种“真际世界”,过一种“真际生活”,以此不断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是做一个“真正的人”去安身立命的根本。要形成自己的“真际”,必须在学校教育和整个人生的社会化教育中努力奋斗,不断学习和锻炼,形成符合人与社会全面发展要求的认知体系、价值体系、能力体系和信仰体系。他说,同学们要把思想感情的“单纯”变为思想感情“丰富的单纯”;思维的“活跃”变为思维“系统的活跃”;行动的“务实”变为行动“理想的务实”,只有进行了这三个转变,才能形成自己的“真际世界”并在人生实践中不断扩展,才能在走出学校后的社会化过程中认知上不迷失、价值上不迷惘、能力上不迷途,这就需要大家充分利用好大学教育的时间和资源,在三个课堂的系统教育实践中打造自己的认知体系、价值体系、能力体系和信仰体系。对学院的学生干部,王晓宏提出了两点要求:一是要做知识“精通”、能力“坚实”、素质“整合”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带动者,所谓知识“精通”就是在整体认知世界上求“通”、在专业实践领域上求“精”,所谓能力 “坚实”就是思维和操作方法上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坚”和一项项具体能力锻造出来的“实”,所谓素质“整合”就是通过认知和能力系统横向上的“整”以及自己学习实践历史纵向上的“合”形成的一种“境界”,一切的作为最后做的都是“境界”,学生干部就是要有一种通过自己全面发展带动别人全面发展的“境界”,要把别人的发展作为自己发展的一个条件,做同学们成长成才的带动者;二是要做学生工作的建设者,要自觉地立足于“三个课堂”的教育系统和平台,总结、凝练、创新适合我院特点和发展要求的学生工作的思路、措施和项目,工作中求“真”、求“实”,更好的开展服务于学生成长成才、形式多样、内容充实的学生活动,提高社会学院的人才培养质量。
本次座谈会是师生情感的一次重要交流,也是对社会学院学生工作的一次总结、凝练和创新。社会学院将在打牢学生工作实践效果的基础上,不断总结、凝炼和创新,努力打造一套符合自己特点的学生工作模式,更好的服务于学院的人才培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