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2日至4日,第三届中国药物滥用防治协会循证戒治分会学术年会在深圳成功召开,会议主题为“新时代的循证社区戒治”。本次学术年会由中国药物滥用防治协会循证戒治分会主办、中国政法大学社会学院协办、深圳市温馨社工服务中心承办,内容围绕毒品形势的新变化新特点、毒品管控与发展政策、毒品预防教育、循证社区戒毒以及毒品戒治的新方法新技术等多个方面展开研讨。
开幕式由中国药物滥用防治协会循证戒治分会秘书长赵辉主持,中国政法大学社会学院杨波教授、深圳市温馨社工服务中心理事长房方、云南师范大学法学与社会学学院莫关耀教授分别致辞。在为期三天的学术年会中,特邀的各位专家为参会代表和学员呈现了丰富多彩的学术报告与实操培训,旨在探讨和分享最前沿的循证戒治理念、技术和实践经验。
刘志民教授指出中国毒品问题经历了死灰复燃、蔓延发展和有效遏制等阶段。当前,研究、总结和完善中国禁毒戒毒经验模式,讲好社区治理故事,有助于凝聚国际社会禁毒共识,提振禁毒信心,推动禁毒事业发展。
杨波教授提出我国的药物滥用问题呈现复杂、多样的态势,特别是兴奋和致幻的药物与攻击和暴力的关系更为紧密。报告中首先解析了毒品成瘾的可能机制,然后对青少年药物滥用问题背后的社会心理原因进行了分析,最后结合课题组的研究介绍了循证理念在戒毒工作中的应用。
包涵教授认为我国的戒毒措施正在试图以“现代性转型”来取代“传统的保安处分措施”,但也仍旧保留着相当程度的“越轨者”特征。吸毒人“病人”的身份定位,使得戒毒措施应当沿着“医学化”的路径发展展开。
刘柳教授在报告中综合介绍了吸毒者的毒品使用和戒除历程,并在分析使用毒品的过程、对毒品的认识以及对待戒毒的态度的基础上阐述与毒品使用及戒除相关的社会性因素。
曹霞总干事提出戒毒康复措施应以服务对象为中心,聚焦“防复吸”的预防管理,“服务街接”的过程管理,确保服务流程的有效性。戒毒康复人员需要经过生理戒断、心理戒断、社会戒断等三个阶段,才有可能从根本上戒断毒瘾和重返社会。
莫关耀教授认为“就业难”始终是困扰戒毒人员回归社会的首要难题。基于循证社会工作实践模式,以社区戒毒康复人员为例,运用个案工作的干预方法,多角度深层次剖析其存在的问题及困境。通过对干预模式的科学性验证及可行性反馈,以期探索出破解戒毒康复人员再就业困境的可行路径和科学模式。
吴玉平主任就兴安县无毒村屯建设和解读措施落实详细展开,提出六点建设措施,并建议社会工作者实行自己当家作主,在落实无毒村屯建设中发挥主观能动性,进一步将禁毒认识普及农村。
王高喜教授在有关“中国禁毒社会工作”主题报告中介绍了中国禁毒社会工作的发展状况、问题与困境以及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方向与路径,强调了从“助人自助”到“助人自强”的理念,明确了禁毒社会工作的服务内容、转变方向以及建设方式。
王春光教授指出,预防复吸行为是禁毒戒毒工作的关键性问题。他从生理唤醒、戒毒行动、家庭关系、情绪管理、戒毒效能感五个维度,分析传统型与新型戒毒人员的复吸风险性所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矫治对策,从而降低戒毒人员的复吸风险。
赵迪博士介绍了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与深度经颅磁刺激(deep rTMS)在成瘾性疾病治疗中的临床试验探索。研究结果表明,靶向深部脑区MPFC可作为一种减少成瘾者渴求的有效治疗方式,后续有必要对更大样本和长期随访进行进一步验证,并扩大这项技术在成瘾领域的应用。
李煦老师为学员们讲解了动机强化技术的原理和方法,并带领学员进行案例分析与小组讨论,通过深入探讨与练习,使各学员掌握该技术,提升其在戒毒实践中的应用技巧和工作能力。
杜江主任指出正念干预已经广泛应用于成瘾领域,可以有效改善情绪、减轻压力,随后为学员们详细介绍系统化、结构化的八周正念防复吸干预技术(MBRP),通过正念练习让学员亲身体验,深入了解正念防复吸干预技术的核心理念、机制、具体操作流程,进一步增强对正念防复吸干预技术的理解。
王志寰教授进行了认知行为疗法的培训,提出要改变认知行为,首先要面对成瘾问题,可以采用逐步整治方式作为考量,从应对渴求、强化动机、辨别无关抉择、构建应急方案到问题解决逐一突破。
培训尾声,王高喜教授做了总结发言,他指出,三项戒毒康复技术都是较为实用的临床方法,此次培训让我们从新视角出发,对三项技术有了一定程度上的新认识。
12月4日,第三届中国药物滥用防治协会循证戒治分会学术年会圆满结束。本次会议与培训的成功举办不仅为药物滥用防治领域的学术交流提供了平台,也为未来更有效地应对毒品问题提供了启示和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