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8日,社会学院学委会全体成员及八位入党积极分子在主楼B309开展了“日新经典阅读平台”第一次读书会,共同阅读马克思所写的《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辅导员唐铭泽老师通过“腾讯会议”线上参会。本次活动由学委会主任孔垂斌主持,以阅读文本后按段落进行分析的精读形式进行。
孔垂斌首先对书籍的作者及创作背景进行介绍。卡尔·马克思是全世界无产阶级的伟大导师,科学社会主义的创始人,伟大的政治家、哲学家、经济学家、革命理论家,是无产阶级的精神领袖,是近代共产主义运动的发起人之一。《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一书由卡尔·马克思于中学时期创作,表达了为人类服务的崇高理想。
在对阅读文本后的感想进行交流时,读书会小组成员踊跃发言,发表自己在读书时产生的感受与深入的思考。大家就各自关注的问题进行了充分地探讨与互相学习,活动进行得十分顺利。
张焱炜首先对文本进行朗读,他提到马克思在这一部分强调了青年人在进行职业选择时“选择”这一过程的重要性。这一神圣的选择权将人与动物区别开,决定着青年人生的走向。因此,马克思强调做好这一选择是青年人的“首要责任”。
王文对下两段进行精读,他认为,空泛的目标容易产生对目标的想象,个人目标应当具有实际的目的性,在实践中不断的充实和巩固它,同时,听从内心深处的声音,不忘初心。紧接着,周子蓉就本段提到的“幻想”一词发表了自己的感想,认为这里的幻想指的是没有经过考虑的想法。欧阳雨亭基于马克思提出的唯物辩证法和本文第一段的内容提出了“神有什么意涵”的疑问,并向大家分享自己的理解。
针对这一问题,小组成员们踊跃发言分享观点,王文认为,理解这一点应当联系马克思所处的时代背景,即宗教神圣性开始被消解的社会特点,因此他认为“神”借用了宗教的外衣来表达马克思内心的观点;而李同认为,结合马克思写这篇文章的年龄而言,她倾向于宗教上“神”的意义;黄金穗则认为,“神”是一种象征,代表了集体甚至全人类,王文对此表示赞同。小组成员的思想在此激烈碰撞,进行了充分的分享与交流。孔垂斌对成员间的讨论进行了总结,“神”在这里可能指人的信仰、集体的力量等,最终大家一致同意“神”具有社会价值引导的意涵。
在之后的三段中,李润晨认为在选择职业时会受到外界影响,容易陷入欲望膨胀和满足虚荣心的循环过程。反复追求却得不到,就会对自己产生怀疑,怨天尤人,因此照应上文,强调要认真选择职业。随即,孔垂斌联想到王楠老师讲述的欲望的无限性,李润晨对此做了详细的讲述。
随后,曹沁雯将本段的“幻想”与前文“幻想”的含义做了比较,分享了她对这个词的理解,认为这两处是递进的关系。接着,刘怡然对“鼓舞的来源本身”进行了深入分析,认为这个来源本身是指个体选择的职业。张焱炜对此发表了不同意见,他认为这里的来源本身指的是个体对职业的幻想,进而这种想象使我们感到鼓舞、产生动力。孔垂斌认为“鼓舞”可以从更高的层次来理解,从个体之上来解释鼓舞的来源。王文则认为,社会对职业有鼓舞的作用,个体在鼓舞中获得幻想,但当踏入社会时想象和现实之间可能会产生落差,因此应当将职业落实到具体实践中,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
邢敏诗分析了接下来的三个段落,她提到,未加思考而选择的职业是不可靠的,对未来虚幻的憧憬是不现实的,在选择职业的过程中,我们或许会丧失理智,因此需要寻求父母的帮助,听取他们在职业选择上的经验和建议。刘妞妞、李润晨和刘子涵对职业的幻想与现实进行了解读。然后,大家对“理智”进行了一番讨论,邓循翰还对照英文版为大家进行了解释。接着,曹沁雯从文本的结构分析,由两个问句入手,分析了文章的行文脉络。
刘怡然对以下两个段落进行解读,她认为,个人应当对职业有充足的了解,然后从个人选择和社会关系两个方面衡量自身是否合适这个职业。
在之后的三个段落中,曹沁雯基于文本内容探讨了体质与职业的合适程度对个体带来的不同影响,认为如果身体和能力都不能胜任该工作却仍然选择了它,则会导致不良的后果,以至于对个人造成毁灭性的打击。
最后,唐铭泽老师总结了精读这一形式的意义:首先,精读有助于在讨论中培养学术思维和钻研的本领;第二,在精深钻研的过程中个体能够获得领悟;最后,精读的形式营造了学术共同体氛围,有利于参会人员共同成长。活动的最后,唐铭泽老师对本次读书会取得的成果表示了肯定,并提出殷切期望。
本次读书会进行得十分顺利,在不知不觉中走向尾声。参加读书会的多数小组成员都积极分享了自己的感想,纷纷表达了要头脑冷静、认清事实、理性对职业选择进行思考的决心。作为二十一世纪的大学生,在学习与职业选择中,我们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承担社会责任,树立远大理想抱负,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2020年11月15日,社会学院学委会主任层、部长层及部员代表、5名入党积极分子在主楼B309开展了“日新经典阅读平台”第二次读书会,本次读书会的阅读内容依旧是马克思的著作《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辅导员唐铭泽老师通过“腾讯会议”线上参会。本次活动由社会学院学委会主任孔垂斌主持,读书会的开展以个人阅读文本并分析与全员自由讨论相结合的精读模式为主。
首先,刘子涵对于有关“个人能力与职业选择”的文段进行朗读和分析,她从这三段文本的写作结构着手,认为当自己选择了与自身条件不符合的职业时便会妄自菲薄,所以应当以自身条件为基础进行职业选择、选择一种“高尚”的职业——一种能给我们提供广阔场所来为人类进行活动、接近共同目标即完美境地的职业。接着她又分析了所谓“尊严”——是使人高尚起来、使他的活动和他的一切努力具有崇高品质的东西。之后孔垂斌对于这三段内容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提出“完美境地的职业”是理解这三段文章内容的关键点。
经过短暂的思考后,李润晨发表自己对于上述三段内容的理解:她认为在这三段的内容中,体现着马克思“为全人类服务”的思想,认为职业首先要有尊严,其次职业的受益者应为全人类而非个人。王文则从分句的递进关系出发,分析各文段间的逻辑关系问题:由个体上升到集体进行论述,并且与后文相对应。随后,孔垂斌将“完美境地的职业”与“共产主义的最高理想”相联系,使其对于文章的分析更具备了实际意义。
其次,钟文婧对于描写“尊严”与“职业”的文段进行了朗读和分析。李润晨对此提出疑问:何为最可取的职业,是否能将最可取的职业理解为最适合自己的职业,有失尊严的职业是由谁来判断?刘怡然关于这一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最可取的职业应该是对于选择职业者个人而言最适合自己的。孔垂斌认为,“有失尊严的职业”可与前文所提及的“幻想”相联系,所谓“有失尊严的职业”是建立在个人的“幻想”之上的。
之后,欧阳雨亭朗读并分析了有关“从事抽象真理研究的职业”这部分内容,她认为正是因为这种职业所具有的“危险性”和“高尚性”而使人们在选择时需经历详细的考虑,并且应当重视这些职业的基础的思想。王文对于“职业的基础的思想”进行提问,读书小组成员对此进行了全面的思考和讨论。其中,曹沁雯表明自己的观点:职业的基础的思想应该是承接上文,这种职业不能作为奴隶般的工具而应具有自己的创造,看似有很高的地位但实际上只是为他人打工、自己没有收获的职业并不是一种科学的职业,科学的职业应体现在个人的创造力上。
李润晨提出疑问:“职业的基础的思想”所表示的职业与上文我们应选择的高尚的职业是否为同一种概念?刘怡然对此进行了回答,她认为人们在选择职业时会选择一种最适合自身条件的职业,而人们在选择了职业后便应对自己的职业负责、应做好这份工作,所以应该重视自己所选择的那份职业的基础的思想。在这之后,何宏宇对“职业的基础的思想”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从“四有青年”的角度将文中的概念与实际相结合,从而进行了阐释。
接下来,黄金穗就“选择职业”的相关文段进行了朗读和分析,她认为这里体现了马克思为全人类的幸福而奋斗的理想,与上文“不需要不体面的行动”相对应,因为当一个人在为了人类的幸福而奋斗时,是不会损害到个人的利益的。
个人与整个人类是无法完全分开的,一个人不可能只是为自己劳动,他还需要为全人类而劳动,否则便无法成为“完美无疵的伟大人物”。欧阳雨亭对此持有疑问:“高尚”是指从事职业的人的自我评价,还是外人眼中的“高尚”?孔垂斌对此进行回答,他认为此处的“高尚”,包括前文的“战战兢兢”均可看作为外人眼中的判断。张焱炜也同样认为此处的“高尚”是指他人眼中的“高尚”、是社会地位评价中的“高尚”,并引用原文对此进行了论证和分析。刘子涵对此提出异议,她认为此处的“高尚”就是选择该职业者个人所认为的“高尚”,并以“不体面”为支点进行论证和观点阐明。其后,李润晨、刘怡然、孔垂斌、王文、张焱炜、曹沁雯参与此话题的讨论。欧阳雨亭以个人“期望”和外界压力作为人们称职的缘由对这一讨论进行了总结。张焱炜从“逻辑关系”的角度出发,阐明了社会期望与人的职业行为之间的关系——人的行为应符合社会期望而达到所谓的“高尚”。
最后,周天佑阅读并分析了本文的结尾部分,他对于“完美无疵的伟大人物”的定义存在疑惑,并且以国学大师钱穆先生的贡献为例进行了分析。对这一问题,王文就钱穆先生对于传统文化的贡献和人类进步的贡献对周天佑的观点进行了反驳。周天佑提出了“我们是否对于‘伟大人物’有着高尚化、神圣化的倾向”,刘怡然对这一观点从钱穆先生所取成就的客观角度以及行为的出发点与结果之间的辩证关系的角度进行了解释和反驳。欧阳雨亭、孔垂斌为读书小组的成员介绍了钱穆先生的历史贡献和人格特征。在这之后读书小组成员关于行为动机和行为结果之间的判定问题进行了激烈的辩论,本次读书会在热烈、活泼的氛围中进入尾声。
本次读书会,多位小组成员积极分享了自己的体悟与思考,在精读的过程中均对于马克思的“高尚”择业观及其对于人类社会进步的责任感有了更为直接、更深刻的感触,并对于自身的职业生涯规划进行了方向上的明晰、态度上的明确。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应担起时代大旗、树立远大理想、将自身命运与人类社会紧紧相连、并将自身投入到全人类的进步事业当中,实现人生理想和人生价值。
2020年11月22日,社会学院学委会主任层、部长层及部员代表、6名入党积极分子在主楼B309开展了“日新经典阅读平台”第三次读书会,本次读书会的阅读内容是毛泽东的《实践论》。本次活动由社会学院学委会主任孔垂斌主持,读书会的开展以个人阅读文本并分析与全员自由讨论相结合的精读模式为主。
会议初始,孔垂斌进行了关于该书的背景介绍。随即,邓循翰阅读了前四段,他认为该部分首先批驳了马克思以前的唯物论是离开了社会性去认识问题的,然后重点分析了阶级斗争中认识如何来自于实践。孔垂斌补充道,这几段主要说明了影响认识的因素包括“生产活动”和“阶级斗争”两者。王文分别从有、无阶级这两种社会类型分析了认识的来源。
何宏宇阅读了接下来两段,并结合该部分内容论述了二者的关系,特别强调了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孔垂斌认为这部分主要揭示了毛泽东对于实践的认识,第一段表明人们的认识具有历史局限性,并以欧洲中世纪和中国专制时代为例解释了统治者垄断历史的权利,接下来一段是毛泽东的实践观,黄金穗发言总结了实践与认识的关系。孔垂斌又补充了实践的本质含义,指出实践是人类的存在方式,并强调实践的基本特征及基本形式。丁超凡补充道,实践要与客观规律相符合,这样更有实现的可能。
杨柳阅读了接下来三段,认为这部分主要讲了认识是怎么产生的,概括讲就是由感性阶段经过反复积累,使量变引起质变,进入理性阶段。刘怡然总结了认识的过程即所谓的“由量变到质变”是螺旋式上升的状态。李润晨认为感性与理性是在实践中统一起来的。
紧接着刘妞妞阅读了下面一段,认为这里强调了实践的重要性,并且强调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都很重要。孔垂斌引出了“时代意见”与“历史意见”两个名词,何宏宇对“历史意见”进行了解释,即研究历史应当站在当时的角度去分析。刘怡然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一方面解释了马克思不能在自由资本主义时代认识帝国主义时代规律的原因。何宏宇就“知识里手”想到了教条主义,认为两者是相通的。
丁超凡阅读了接下来四段,指出了它们之间是“总-分”的关系,并整体介绍了认识深化的过程。首先是表面的感性认识阶段,即自在状态,然后是真正的本质的且理智的认识阶段,也是自为状态。刘怡然对于“自在”和“自为”提出疑惑并说出了自己的理解,孔垂斌又做了进一步的解释,即自在与自为相当于被动与主动。李润晨以宋代门第没落为例进行了形象阐释。
加德阿阅读了下面两段,分析道这两段主要写了认识的过程,详细分析了三个例子,并指出最后一段是对前面的理论性总结,即认识包含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韦诗绘从作者的角度分析道,在战争中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够通过经验总结出规律的,这还受制于人的天分以及探寻规律的主观意识。张焱炜认为例子中做的工作就是一般的任务而非严苛的战争,并以学生在自治组织中完成任务为例,所谓“规律”便是工作方法,这是在实践的过程中积累下来的,不同的阶段学习了不同的任务,也就逐渐在实践中寻找到了不同的规律。
本次读书会,小组成员们积极分享了自己的理解及感受,通过精读的形式对实践的重要性有了更加深刻的体会。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应当牢固树立实践第一的观点,用科学理论指导实践,从而实现人生理想和人生价值。
2020年11月29日,社会学院学委会主任层、部长层及部员代表、八名入党积极分子在主楼B309开展了“日新阅读平台”第四次读书会。本次读书会的阅读内容是毛泽东的著作《实践论》与费孝通的《乡土中国》,辅导员唐铭泽老师通过“腾讯会议”线上参会。
本次活动由学委会主任孔垂斌主持,读书会的开展以个人阅读文本作出分析与全员自由讨论相结合的精读模式来进行。经过对文本的阅读后,读书会小组成员发表自己在读书时产生的感受与深入的思考。大家就各自关注的问题进行了充分地探讨与学习。
首先,黄金穗承接上一次读书会的内容,从“认识的过程”开始分析。她认为,这两段是对“唯理论”与“唯经验”两种错误观点做出的批驳。前者是对经验存在的否定,后者是对理论重要性的否定,这两者都是不够完整的,因此不能用来作为原则思想指导革命的发展。孔垂斌对其发言进行总结并补充说明自己的观点,他指出,这两段回答感性与理性之间的关系问题,即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但认识应当不断深化,从感性阶段发展为理性阶段。周天佑针对本文创作的现实意义,联想到党的长征经历,认为《实践论》是毛泽东对党目前阶段发展的回望,传达出作者对党内思想持续改善、不断进步的期望。同时,只有将感性与理性、经验与实践相结合来思考革命的现状,才能更好地指导后续革命工作的进行。
经过短暂的思考,张焱炜展开对这两段的分析。他从理论与实践的动态关系入手,对“唯理论”和“唯经验”两种观点发表看法。他认为,实践是理论的基础,一切理论最终来源于经验与实践,我们应当从实践中检验理论的正确性,最终用理论去解决问题、指导实践。张焱炜总结道,经验与实践需要结合,既要注重从感性认识走向理性的理论,也要注重将理论应用于实践。
接下来周天佑阅读后两段内容并发表自己的想法。他分析道,作者批驳了片面看待世界的错误做法,这表明对任何事物的认识都要依赖于感性与理性的结合。对事物有全面的认识之后,要将认识与理论付诸于实践,用实践检验真理。周天佑联系到我国的历史现实来论证理论与实践相互结合这一观点。孔垂斌对此作出“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精炼总结。王文认为,理论实践是一种相互发展补充的关系。他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例,指出马克思主义结合了中国具体国情,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修正、补充、发展的特点。在这一发展过程中产生的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思想以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都是适合中国不同发展阶段与发展规律的科学指导思想。
周天佑对这一段内容提出疑问:如果出现现有理论无法解决的问题,当前理论体系的框架是否具有足够的开放性与包容性来允许另一个体系框架的完全替代?深入思考后,黄金穗对此发表自己的理解。她指出,现有哲学的两个基本问题以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框架足够宏观,对其作出更改这一假设并不成立。刘妞妞认为,真理是相对性和绝对性的统一,是不断发展的过程,现存框架是符合中国国情的,在当前阶段即为真理,未来或许会根据那时的社会现实进行深化和改革,发展出新的真理。大家热情的讨论将读书会气氛推向高潮。
李同对接下来的两段进行阅读,她指出这部分是对前文的总结和深化,阐明了变革自然、变革社会两种方式的共同点。在变革的过程中,思想理论也经历了一系列的变化。我们从中获得经验教训,并对思想理论进行不断完善,使之更加切合实际。曹沁雯对此做出总结:事物是不断运动、发展的,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计划和理论应当结合实际,与时俱进。
此后,周子蓉对后两段内容进行了深入思考。她指出,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领导者对时局的认识应当根据情况的变化适时调整,不能适应情况的变化,只会被时代淘汰。
接下来的两段由丁歆宇展开阅读分析。她认为,如果主观与客观不符,就会脱离现实、冒险激进。孔垂斌随后做出主观客观、理论实践的统一是历史经验的总结。
最后,欧阳雨亭对文本进行了升华:密切关注实际情况、正确地认识世界具有极强的重要性;认识是螺旋式上升、波浪式前进的过程,我们要关注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以及认识感性与理性的联系。欧阳雨亭发言结束后,孔垂斌对全文要点进行提炼并指出阅读《实践论》对我们的指导意义,表达了将阅读所得学以致用的期望。至此,针对《实践论》的阅读分析落下帷幕。
本次读书会为下阶段对《乡土中国》的阅读作了引出与铺垫。张焱炜首先进行朗读与分析,指出“土”代表了农民对土地的念想和农民的乡土本质。随后,大家对“乡土”一词的意涵产生丰富的思考与交流,热情分享了自己的观点。孔垂斌提到,土地是中国基层农民的生产资料,体现了基层人民的生活方式以及内心的状态,土地即代表着家乡。王文将话题延伸至城市化进程,指出城市生活缺少归属感的现状。曹沁雯认为,对土地的热爱植根于中华民族的基因,欧阳雨亭随即联想到荣格“集体潜意识”理论。邓循翰从社会互动角度进行思考:通过在土地上进行经济活动,人们之间形成了联系紧密的生产关系与互帮互助的人际关系,土地不仅是赖以为生的经济支柱,更是乡土乡情的体现,是基层人民的精神依托。
本次读书会多位小组成员积极分享了自己阅读后的感悟与拓展思考。对毛泽东《实践论》的阅读提示我们将认识与实践的结合运用到学习、生活中,扛起新时代新青年的责任与使命,通过不断修正自己的认识与实践的方向来丰富自己、武装自己,投入国家社会发展的滚滚洪流,在全人类的进步事业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针对“乡土”意涵展开的热烈讨论也对之后读书会的开展有着铺垫性的作用。
2020年12月6日,社会学院部长层及部员代表、6名入党积极分子在主楼B309开展了“日新经典阅读平台”第五次读书会。本次读书会的阅读书目是费孝通先生所著的《乡土中国》。本次活动由刘怡然主持。读书会的开展以个人分享文段、提出问题、全员自由讨论的模式为主。
读书会伊始,由周天佑介绍了《乡土中国》的背景和地位,提出《乡土中国》是费孝通先生在1948年出版的著作,通过这本书我们能更加完整深入地理解中国社会,认识中国社会的种种问题以及在西方文明冲击下所面临的危机。中国是一个传统农业大国,因此费孝通先生从对农村社会的分析入手,转入对城市的研究,《乡土中国》是他学术研究中阶段性研究的综合成果。
接下来,李彤彤阅读了“文字下乡”章节中的一段文本,并提出这一章节中提到的乡下人的“病”该如何理解的问题。刘怡然从乡下人的生活水平低和工作劳累的角度提出了自己的看法。随后,读书小组针对该段费孝通先生提出的乡下人的“愚”展开了讨论:李润晨认为这里“愚”是常识上的缺失,且作者并不认为乡下人和城里人具有智力方面的差异。曹沁雯认为这里主要指的是乡下人是否具有学习的能力,并且认为从本章节整体看,费孝通先生对智力的理解是非常全面的。最后欧阳雨亭从对智力的测量方面提出了常识也是智力的一部分的观点。
随后,邓循翰阅读了“差序格局”这一章节中的部分段落。他认为这一章节主要讨论了中国的社会关系特色,提出了中国的社会生活中不同于西方“团体逻辑”的“差序逻辑”。并且根据具体段落阐述了他对于差序格局的理解。接着李润晨探讨了本章节提出的个人主义和自我主义,认为自我主义是建立在他人存在的基础上,个人主义与他人的联系较少。曹沁雯提出了如何理解这里的个人主义和通常所说的集体主义的关系的问题。邓循翰从历史上集体主义的产生,古代皇权与小家的交互关系表达了自己的理解。刘怡然从文中提出的家国关系上探讨了中国社会关系的伸缩性以及中西文化的差异。何宏宇认为中国的国家主义与西方所说的国家主义具有差异,并提出了这些文化差异的具体体现。周天佑则以美国为例分析了不同社会中集体主义和自我主义的不同。
之后,加德阿阅读了“从欲望到需要”这一章节中的段落,提出了对这一章节中欲望和需要该如何理解的问题。欧阳雨亭认为欲望是高于需要的,需要主要是为了维持生存。刘怡然和李润晨结合法学中应然和必然的概念,从道德层面和客观层面上讨论了欲望和需求的关系。周天佑则将问题提升到社会结构层次上进行探讨,认为这实质上是一种信仰体系的构建以及社会秩序、社会规范的建立和保障。邓循翰则对由生产分工以及情感纽带所形成的团体与上述讨论中的概念相对应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接下来,韦诗绘对于书中提到的中国农村聚村的现象提出了问题,认为在时代的进程中乡土根基受到了冲击,结合具体情况,我们应思考聚村而居的现象是否将不可逆的消失,中国这一乡村的文化特色是否将消失。刘怡然认为这一消亡过程由于社会环境的改变已经在进行,但乡村的情感会内化在社会中。刘子涵从社会学的角度提出了现阶段仍具有乡村合作的必要性,且乡村文化必须要以乡村的形式作为载体生存。周天佑结合具体数据,提出了乡村的人口聚集同时也存在政治力量的影响,且具体数据显示中国大部分人口还是居住在乡村中。对于一些文学家提出对乡村文化的担忧,我们应当冷静看待社会的变迁,寻求一种和谐的转型方法。杨柳则根据具体农业情况表达了自己的想法,他认为在不同农业模式的省份,这种消亡的情况是不同的。
本次读书会,小组成员们积极分享了自己对于阅读内容的理解,通过精读的方式对中国社会的传统与变迁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也对社会关系所体现出的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更深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