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颖:中国政法大学2007级社会学院社会学专业学生,2011年顺利考取北京大学社会学硕士。
每一座山峰都等着我们去征服,每一条小径都渴望着我们去开辟,每一个梦想都需要我们去践行。前人的成功不仅可以给我们前行的动力,也为我们创造了一笔不小的财富,让我们共同走近林颖师姐,走进她的“北大行”。
一、敢于尝试的决心:有机会去深造,争取拿到更高的学历,你就去试一下,如果再不行再去找工作也是可以的。
记者(以下简称记):相比其它的道路而言,师姐你为什么选择了考研呢?
林颖(以下简称林):其实路也不是很多——就是找工作,或者出国,或者就是继续深造——即双学位跟考研。因为找工作还是得考虑自己的情况吧,因为现在本科生毕业在北京找工作,你也不可能找到太好的工作,可能一毕业工资只有两千多,房租可能就要用掉一半,再说我个人想继续读书,就不急着找工作;其次就是出国,因为国外衡量学习水平的方式跟我们不一样,它主要看你本科的时候做的一些科研这类的。我觉得这方面我不是很擅长,所以就选择读研。读研跟找工作相比,虽然很多人都会觉得“你读研以后还是要找工作的”,但是我个人就是觉得你有机会的话,你就可以去深造,去试一试。因为毕竟这个社会还是对学历的要求越来越高的。所以,只要有机会去深造,争取拿到更高的学历,你就去试一下,如果不行再去找工作也是可以的。
记:现在很多人就认为读研就意味着延迟就业,这动摇了很多人的考研决心,师姐对此的看法是什么?
林:怎么说呢,读研必然会延迟就业,因为你要花三年时间嘛。
记:但有些人读研就觉得因为现在就业竞争压力太大了,读研就想避免这个竞争压力,然后延迟几年,看一下就业形势怎么样再去就业,师姐您的观点呢?
林:这个也是现实情况吧,因为以前考研的人没有这么多,现在很多研究生都在扩招,原因之一就是就业的情况不明朗。可以说是“宏观结构改变了个体行动”吧,就是因为这个环境是这样,然后很多人也确实感觉到了毕业马上就业的压力,因此就选择了考研。像以前你本科学历还算值钱,现在就是研究生学历一扫都满大街。我觉得这个还是看个人,如果你觉得现在没有好的就业机会,或者说你没有找到好的工作单位,而且家里也不需要你急着去找工作,你自己也不是那么迫切地想要去工作,你可以选择读研。如果其他条件没有制约你,你自己本身也愿意的话,选择读研是无可厚非的吧。不管是不是延迟就业,我觉得都不要紧的,主要还是看你个人意向。
记:师姐您刚才谈到了“个人意向”的问题,是什么驱使您选择读研的?
林:我觉得跟刚才说的差不多,我读研是为了有机会能拿一个更高的学历,多去了解一下自己感兴趣的学科。很多同学以为读研究生要读三年,我觉得情况也不完全就是这样的,因为这跟各个学校的研究生设置有关系,像政法大学的法学专业,他们大概就上一年的课,课程可能就是40多个学分,然后你上完这一年,研二研三你就可以出去实习和工作了。北大的社会学,主要上课的时间也就是一年半。所以,研究生真正读书、要坐在课堂里上课的时间可能也就是一年半,剩下的一年半,可以用来准备毕业论文,或者用来找工作实习、读博、出国。在考虑读研的时候,在时间成本这个角度上看,不必认为读研就要读三年。读研的时候,你要找工作的话,剩下一年半或者两年的时间你都可以去找工作,时间会很充裕,所以我个人还是觉得有机会去深造,你现在就要尝试一下。要不然等你工作了以后你再去读研,也确实会有很多机会,比如说读在职啊,也确实也有工作几年再回来考的,但是那样的话你的成本就会更大,因为你要转变轨道,重新适应。
记:师姐,你觉得什么样的人适合考研,就比如说有些同学他觉得自己大学前几年的专业课的成绩一般般,那么他们是否适合考研呢?
林:我觉得不能说什么人适合考研吧,我觉得大学时候成绩一般也无所谓,我以前成绩就很一般,也没有拿过奖学金。我觉得如果非要说什么人适合考研的话,就是自己觉得有兴趣吧。论学习能力,我觉得大家都没有什么问题,因为毕竟更严厉的高考你都经历过了。研究生考试跟高考的不同在于高考的时候你有老师监督你,而且那时你身边所有的人都在做这件事情,但是到考研的时候一个寝室可能就是一两个人,老师更不会管你这件事,你要自控,你要把握自己的学习,大家思想都这么成熟了,下定决心考研,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二、有所侧重的专心:整个考研的过程就是一个先捡西瓜,再捡芝麻的过程,先抓大头,少作无谓的猜测。
记:考研科目包括英语、政治、专业课三科,想问一下你在这些科目上是如何分配时间的,以及关于这三科考研的技巧和经验?
林:英语、政治、专业课考研的分数分布——政治100分,英语100分,两门专业课150分,专业课它要考两门,像我们社会学就考一门理论,一门方法。从分值上看,你花在专业课上的时间也要多一些,两门课毕竟分值所占比例较大,其实我考下来之后发现考生之间专业课的成绩差距不会太大,所以还是建议来年要考的同学不要忽视公共课,公共课其实还挺拉分的。因为社会学专业的很多同学都以前都是学文科的,像我也是,我就觉得自己的政治应该没什么问题的,结果政治就悲剧了,所以还是建议接下来考试的同学要重视政治。考研的政治和英语跟四六级还有我们以前高中学的东西内容差不多,但是考试的形式不一样,因此你在应试的准备上还要有所变化。说到技巧,我觉得英语就是要好好背单词,因为单词背好,你的阅读就相对轻松,而且一百分的英语题目阅读就占到四十分,一般就是得阅读者得天下;然后就是再准备一些作文模板,可以找同学互相批改;其次就是翻译,翻译的能力在你准备阅读和作文同时也会得到提高;最后是完型和新题型,这两个只占二十分,而且我记得完型的全国平均分就只有三点多,所以没有太大的差别,不用在这上面花太多的时间。整个考研的过程,我觉得就是一个先捡西瓜,再捡芝麻的过程,先抓大头,少作无谓的猜测。因为考试中肯定会有大家都不会的内容,你复习这么长时间,你肯定会形成考试主要内容的预判,从而增强自己的信心。总之,英语我觉得比较重要的就是背单词,背单词一定要坚持下来。
另外就是政治,首先你要对书有个大的框架体系的认识,因为政治的选择题占50分,题目很多,而且考的非常细,所以复习的时候要把那些细的踩分点记清楚。比如说某事件的时间等。像政治的问答题就不要太轻信所谓的押题,因为每年的考研之前各个辅导机构都会出那种考前二十八题之类的各种小册子,其实各个资料书押的重点都差不多。因为老师就是根据今年发生了什么事情来押题的,比如说今年是建党九十周年,所以很多老师都在党建那一块押题。但是后来没有考到,考到的是政协。因此,大家不要太轻信重点、孤注一掷,要不然你简答题一丢分就损失蛮重的。
专业课,我说的都是考北大的,其他如果考人大或是清华的方法还是不一样。如果考北大,专业课理论上分为三点,第一块是教程,主要用到北大版的《社会学教程》,这一块都是重点,要多看。理论这块的参考资料是贾春增的《外国社会学史》,零四年版《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一书中的常人方法学和现象学,还有就是北大编的《西方社会学理论》的下册,书很多,而且理论只占五十分,一般就考一个论述或两个论述再加一两个名词解释。这块的特点是考的很少,但是要看的书很多,而且很难,所以复习的时候你最好看往年的真题,根据以前的真题自己把重点整理出来,抓大放小。复习的时候难免会担心考到比较偏的内容,其实这种状况出现的概率很小,而且真要考到的话分值也会很小,所以还是先看近几年的真题,先把重点掌握好,有时间再看那些小的。社会学的理论有很多,而且每个理论者一考就考二十分,但是考试时不会考到你完全陌生的人。大家还是要对我们学校的理论有信心,应老师、方老师他们讲得都很好,我们上过的课都会留下印象,我们复习的时候翻那些书,怎么说你也会记住一点,所以就不用担心这个问题。也许我们复习的时候就会想每一个人的理论都有可能会考到,考到一个人就考二十分,就会想怎么去把所有的人及其理论都记下来,其实这是不太现实的。当然,不要说内容太多了就不想看,这些东西都要看到,但是你的精力要有所投放,先捞大的,再管小的。
分支社会学的内容也很多,像人口、家庭都会考到,网上也有一套参考书,但是那套参考书我当时没细看,主要是因为时间不够。所以还是看你自己的时间,要是你打算现在就开始复习的话,那就可以先看看分支社会学;要是9月份再开始复习的话,那就考前两个月看。分支社会学的书随便一本都跟教材一样厚,所以看完是不大可能的。因为各个分支老师出题的风格还是不一样,你可以看看往年的真题,看过真题之后,再去翻翻教材,真题涉及教材哪些部分,你再去注意一下。
顺便说一下,往年考过的家庭和农村社会学的题目可以在杨善华老师的《改革以来中国农村家庭三十年》一文中找到部分答案。所以一般“家庭”和“农村”这两个可以同时复习。至于“人口”,就考得不确定了,有的时候考过很纯理论的东西,有的时候也考过“流动人口管理”这一类的。如果是考“流动人口管理”这一类就比较好弄,如果是考纯理论,就需要把书上一些重要的理论挑出来。还有就是社会心理学,主要是考方文老师的文章,他的文章不少,你就主要看最近的就可以了。然后,城市社会学考得比较简单,就是一些大家说起来都知道的东西,比如户籍制、城市变迁、城市化这些简单的内容。其他的就不一一细说了,大致的复习思路都差不多。
其实,还有一点:复习书本很重要,但你还要对时下的社会有所关注。北大的考试风格比较重实际,即使是考理论,或者你看起来是在考教程的东西,如果你答题的时候,能有自己的想法,加入你对当下社会的理解,对得分还是很有帮助的。我考试的时候就因为时间不够用,到分支社会学很多东西都来不及写了,其实我分支还是很擅长的,但没有时间了,所以就觉得自己考的很不好。但是最后结果出来还可以,所以我觉得这应该和我答理论的时候写了一些自己的东西有关吧。(对!要提醒大家要抓紧时间写,全部都是简答题,答题纸就是几张大白纸,不要担心自己写不出那么多东西,其实只会写不完,总之注意时间很重要。)
理论就这样吧,下面说说方法。北大的参考书主要是袁方的《社会研究方法教程》、卢淑华的《社会统计学》和郭志刚的《社会统计分析方法——SPSS软件应用》这三本书。袁方的那本书占大头,考90分;统计和SPSS两个就60分。复习的时候就根据以前的真题,把重点划出来,其实也都差不多。方法题目的重复率还是挺高的,因为就那些题嘛,考了这么多年了必然会有重复。还有一点要提醒的是,这两年北大考卷中方法这一块都比较奇怪,像有去年试卷出错的问题,然后他们就补考了,补考的题目就很简单,最高分都可以到130几。然后到今年,它的卷子就很难,难在考试形式变化了很多,到去年之前它的考试题型都很稳定,但是今年它的题型有了比较明显的变化,而且到统计的时候考的计算题也跟以前不一样,所以今年大家方法的分普遍都不是很高,我们的最高分在110到120分,比以往低。如果明年再考这个学校的同学,听起来有点紧张,但是确实也不好说来年会出什么样的题目,大家还是把能复习的复习了,考试的时候你就尽量把你会的写上去就可以了。
三、知己知彼的耐心:自我的特点和学校的特色相结合,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记:师姐刚才跟我们详细介绍了各个科目的教材选择,那么在参考资料的选择上你有没有什么建议呢?
林:参考资料上,专业课没有什么,因为专业课只要就是课本,而且我们专业太小众了,你在市场上也不可能找到什么参考资料。公共课的参考资料有很多,比如任汝芬、红宝书,还有什么风中劲草,我觉得都差不多,投其所好吧。我当时用的是另外一个辅导机构的书,叫来胜,那本书用的人比较少,但它的特点就是把那些对理论具体说明的东西都刨掉了,只剩下一些大条的东西,说不好是优点还是缺点,所以你看起来内容就没有那么多。我当时是因为时间比较紧张,就选择了这本书。要是在红宝书和任汝芬中间选,我还是推荐红宝书,毕竟它是官方的,它可以确保一点,就是所有的知识点都在,如果你复习时间很充裕的话,我觉得看红宝书也挺好的。如果你等到十月份开始的话,你用来胜也行。
记:请问师姐,一般的考研复习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呢?
林:这个因人而异,有人从三月份开始,也有人从十一月份开始,我觉得复习三四个月是差不多的。九月份比较“动荡”,身边风风雨雨,这个时候大家都还比较纠结,纠结自己到底要干吗或是要考哪个学校的研究生之类的。一般九月份司考考完,大家就会开始准备这个考研,因为你要适应这个学习的过程,很久没有这样高强度地看书,肯定需要时间适应。但在九月份你就不要太逼自己,一天没看书都很正常,不要觉得一天没看就完蛋,没有那么夸张。九月份浮躁都是正常的,十月份差不多进入状态,十一月十二月进入高潮,一月的时候你考前再紧张紧张就差不多了。所以我觉得三四个月是必须的,正经看书两三个月还是要的,毕竟要复习的东西还是挺多的,至于你要什么时候开始还是因人而异吧,毕竟每个人的情况都不一样。
记:对于我们社会学专业的学生,在考研学校的选择上面,师姐有没有什么推荐?
林:这个我了解的还不是很多,在北京,可选的学校也不是很多,就北大、清华、人大、政法、民族大学等。我当时主要是在政法和北大之间纠结,北大招生较多,但可能得去深圳;清华的好老师越来越多了,但招人较少,想考清华可以请教范楷师兄;人大也有好老师,而且学制是两年;考政法是本土作战,本科阶段上课多少都了解老师的风格,所以还是有优势;北师的民俗学和教育社会学方面比较强;民大的人类学也非常不错。各个学校各有风格,建议大家先根据自己的兴趣来选择。
记:请问师姐,考研之前除了考试科目的准备外还要做其他准备吗?比如心态方面。
林:我觉得这个不太容易准备,就算准备得再充分还是会遇到很多麻烦。只要把考试科目好好复习就行了,再就是自己注意身体,千万不能垮掉。还有一点挺重要的,就是复习的时候占座的问题。我当时去的临建,个人觉得那边挺好,大家都去准备考研,也没有教室被占的事。那边一般7、8点都有座,你吃了早饭再过去都来得及,除了后来12月份大家要准备期末考试座位比较紧张之外。学校占座,一般都去图书馆,但是有同学说里面太吵,我没常去。还有,明法楼好像有长期教室,也可以上那复习。
四、谨慎规划的细心:把握好时间是关键,注意一定的技巧会是很好的助力器。
记:考试过程中要注意什么?
林:抓紧时间写。我当时考试时候就是名词解释写太多了,后面就没时间答了。还有一点要强调的是:英语一定要看真题。如果基础不是很好或时间不是很多的话就把近5年的真题好好看一下。当时有一个老师教我一个挺好的方法:做阅读先好好做,然后再一句一句地翻译,这样单词语法翻译同时兼顾到。时间紧就先看阅读,阅读搞定了其他也不会太难。还有,考试之前最好做一套政治的真题,虽然政治考过的3年之内肯定不会再出现。但你要适应一下选项。政治有多选题也有单选题,网上流传的一些东西,说选择题的答案都是平均分布的。考试就容易陷入平均分布中,如果自己选的不是平均分布,就想改成平均分布,这样既浪费时间,又影响正确率。所以,我建议是把真题做一下,主要是习惯一下选项。至于问答题、简答题应该没有太大的问题,只要多写一点自己的东西,写满一张纸就可以了。专业课方面,一定要把时间分配好、控制好,否则很可能后面就没有时间了。比如说你规定自己,答教程这一块用一个小时,社会分支那一块一个小时,最快分支也要五十分钟,一题十分钟。我当时写的时候五道题只剩下半个小时了,所以写得非常仓促。社会研究方法的题目做起来比较快,因为简单的题目真的很简单,我们今年题目的变化有点大,有些题目就不会做。方法的题目还好,不会遇到比较棘手的时间分配的问题,主要是有关理论方面的题目在时间分配上比较困难,因为写的东西太多了,有时会情不自禁的就会多写很多,所以把握好时间最关键。
其他的考试问题,主要是如果你要到其他学校去考试,之前最好先借一张饭卡,去考试的时候就会发现很多人在食堂临时借饭卡,很浪费时间,如果有人陪考的话你可以让他先帮你点好午饭,这样买饭的时候就不用排队了,中午的时间还是挺短暂的,一个人去的话最好找一个同学搭伙,不过我相信这些问题到时候会解决的。
记:师姐,很多同学想知道复试的时候有什么技巧吗?
林:有关复试的技巧,我就说说北大的吧。首先是要准备几本你看过的书,老师都会问到,然后老师还会问到你的毕业论文写的是什么,了解一下你的研究方向。三月的时候可能有些人的毕业论文都还没有写完,如果是这种情况的话,你就可以说一说你的学年论文,大家寒假有空的时候还是早点把毕业论文弄好,这样复试的时候也比较能够集中你的精力。书和论文是肯定会问到的,此外还会抽一些社会学问题让你回答,这个没有什么具体的技巧,准备的方法和初试的一样,重点看初试的社会学理论那一块的东西,研究方法是不会考的,但是我也见到有些人抽到了初试没有的内容,所以最好把各个分支学科都看一看,至少你要知道这个分支学科重点都在讲什么。比如经济社会学和组织社会学北大初试是不考的,但是有人就抽到复述组织社会学主要理论的题目,所以复习的时候就应该重点把握一下分支学科的重要理论,重要的人物和他们的著作以及这个分支学科的脉络和结构,这些最重点的东西一定要掌握下来,就不会遇到抽到的题目完全不会的情况。我见过其他比较奇怪的题目,就是考中国古代家庭变迁之类的题目,这种题目还算比较好回答的,可以尽量把自己知道的说出来,但是像组织社会学理论那样的题目如果不知道就完全不会了,所以我还是建议大家把分支学科都看一看,跟初试一样准备就行了。
五、正视考研的心态:到底喜不喜欢这个专业。不要把所有的事情都看做是在为找工作,好好读研肯定有收获。
记:现在很多人在考研之前都在思考,我考的这个学科的就业率怎么样,师姐您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
林:我觉得这还是看你怎么看待读研这件事情吧,其实我读研的直接原因并不是因为我想找一份更好的工作,而是我对这个专业有兴趣,要选择考研的话,一定首先要明确自己的想法。我们学校很多人都选择考研,等你们到了大三大四的时候,你们就会发现所有的人都在考研,包括你认识的或你不认识的,见面一问,都说自己在考研,这是我们学校的风气造就的,所以我觉得考研前你应该先想想你到底喜欢不喜欢这件事情,想不想读这个学科。社会学确实对读书要求很高,而且就业率也不是很好,想清楚自己是否喜欢,如果不喜欢就不要读这门学科,如果你纯粹只是为了一个文凭的话,那你读哪一个学科都是一样的,就不用去考虑就业率的问题了。
对我来说,我觉得读研能给我一个机会,更深入地了解这个学科,多读点这方面的书。现实状况是,大家可能过分关注刚入职时候的薪水,武断地认为研究生就业状况不好。可是刚入职的学生本来薪水就不高,这更需要看你的后劲有多少,后劲又和很多因素相关,比如工作能力、交往能力、学历和你的聪明程度等等。所以我想说如果单从就业率来衡量一个专业的价值,不仅仅有失偏颇,而且可能会让你做出错误的选择,大家在考研前一定要明确这个问题:你到底喜不喜欢这个专业。不要把所有的事情都看做是在为找工作,好好读研的收获肯定比找到一份好工作要多。
记:师姐,我听说北大研究生有两个校区是吧?
林:对,我就“发配”到了深圳校区,不过也没关系。它就是分本部和深圳两个校区,因为有了深圳校区才扩招的,除去保送的研究生大概会收25个,而前6或前7会在本部,其他的去深圳校区。在理论上两个校区除了上课地点外没有什么差别,只是你会觉得老师是来“支教”的,来了两个星期就走了。其实也还好,对于社会学这门学科,自己踏实读书很重要,老师的东西你如果想知道可以和他交流或看他的论文。你如果一定要留在北京,那就在报学校的时候慎重点,可以选择报清华。
六、乐观豁达的心态:考研的过程中不要一个人闷起来学,要多和别人交流,端正心态,不要给自己太大压力。
记:师姐,还有一个问题,就是考研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准备就要很久,那么师姐在准备的过程中是不是动摇过,而师姐又是如何克服的?
林:确实有这么一段时间,就是那个动荡的九月,那是保研结果出来的时候。那时你会比较郁闷,因为一起读了3年,人家保研了,你还在这干嘛呢?你复习了也不一定能考上。然后慢慢的,你又会发现有很多人找到了工作。还有就是国考的时候,其实国考也很不容易,它会让很多人进面试,但它只收一小部分的人。国考后就走了一大批人,然后你考研的人还要坚持到最后。动摇也会有,就是在想考不上怎么办?这时候就多和师兄师姐交流吧,其实我觉得我很幸运的就是认识很多考过研的师兄师姐,跟他们交流,能走少很多弯路。
考研的过程中不要一个人闷起来学,你要多和别人交流,也许你找不到和你考同一个学校的伴,但你肯定会找到考过那个学校的师兄师姐,你去问他们,他们就会告诉你很多东西,比如说哪里是重点,哪些你不用去关注。当初我复习分支的时候,因为要看的东西太多,一直复习不下去,拖到了考试前两周才开始看。那时问一个师兄,他就告诉我要是方文的社会心理学考到很偏的或没有复习到的问题,你都可以用他的理论去解释,结果考试真用上了,那时我就觉得很幸运。所以真的建议大家最好多和师兄师姐交流,你现在遇到的心理问题他们可能都遇到过,他们能够给你一点解决的方法。之前就有师姐告诉我,九月份是肯定看不下书,一定会很浮躁的,我还不信,结果真如师姐说的那样。类似地,大家都经历过高考,考前你会觉得你什么都不会,但其实该复习的都复习到了。这时你就应该多和师兄师姐交流,他们都是为你好的,因为不存在竞争。你自己要想好,不是非考研、非读研不可,反正能读就读,不能读就算了。我当时就这样想的,如果我考不上就算了,我就去找工作,如果我工作一年还是非常想读研的话,那我就再回来考,其实是很简单的事情。不要觉得非吊死在这里不可,不要给自己太多压力。但也有同学考着考着就放弃了,像我们那个北大出成绩的时候,所有同学的成绩、排名全部公布出来,看到好多0分和负1分,很多同学第一天就“打酱油”,到第二天考专业课就不见了,考着考着就发现教室的人有的走了,很正常。
记:最后请师姐讲一些话送给大三的将要面对考研的师弟师妹们。
林:我觉得,考研的时候我一直给自己一句鼓励的话就是“今天比昨天好”。我也不知道这句话从哪儿来的,还是我自己编的,反正我觉得挺管用的。你考研的时候肯定会遇到这种情况——昨天没有看书,今天你觉得坐在教室里的同学昨天就看了满满当当的一天,你觉得自己落后了。其实每个人都会有心理起伏的时候,会有状态不好的时候,如果你今天坐在教室里看书,今天做得比昨天好,每天进步一点点。我还要补充的一点就是,考研的时候不要强度太大,一天看10小时就差不多了,其实我发现你每天不一定能保证10个小时。我当初在算睡觉多少小时、吃饭多少小时,然后就有13个小时可用于复习,但你的精力有限,看那么久你也会很累。你保证10个小时有效率的学习。多回去和寝室的人玩,多回去和大家交流一下,不要把自己逼得太紧,然后每周最好能休息一天或半天。如果你状态不是很好,休息两天都是可以的。我考研的时候就经常跑出去玩。其实就像弹簧一样,压一压,你才能弹得出去,不要压力太大,不要强迫自己,一定要注意休息,毕竟是长时间作战。
记:谢谢师姐!
后记:师姐带着明媚的微笑走出去,灿烂的阳光告诉我们,未来其实很美好的,让我们带着师姐的祝福和经验一起前行。
记者:张樹沁 杨玙宁 拉珍 黎建君
整理:社会学院实践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