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路径: 首页>>团委学工
日新经典阅读平台——《善恶之源》读书会圆满结束
发布人:社会学院门户管理员  发布时间:2021-01-05   点击数:

2020秋季学期,社会学院开展“日新经典阅读平台”——《善恶之源》读书会。读书会由社会学院赵辉老师主讲,参与读书会的成员为20级心理班的全体学生。

1127日、124日分别举办了第二次、第三次读书会,至此读书会活动圆满落幕。

第二次读书会承接上周讨论内容,本次读书会将对《善恶之源》的一到四章进行分享讲述。参与读书会的成员是20级心理班的全体同学,善良与罪恶,道德与人心,更深入的思考就此开始。

 

 

首先进行的是一、二章的分享讲解。胡梓枫同学进行了第一章的分享,结合书本内容,胡梓枫同学认为其实善良与罪恶是在我们成长过程中慢慢体现的并且是会变的,他相信“人之初,性本善”。赵辉老师表示其实不同的人对善恶有不同的定义,哪怕只是小婴儿,其实也有自己的一些想法,为了探索善恶与道德的源头,作者对婴儿进行研究,回到最初去探寻。有研究发现,从婴幼儿时期开始,个体已经开始具备区分好和坏、善良和残忍的判断能力,也就是哲学家们所说的“道德感”。但我们所说的“道德”不仅限于这种特定的区分能力,还包括某些特定的感受,也就是“道德”涉及到“道德认知”和“道德情感”两个层面的内容。紧接着是第二章的讲解,赵辉老师说在犯罪心理学这一方面,精神病态者是很重要的研究群体,他们的外表其实和普通人无异甚至有些还会风度翩翩,但精神病态的人最不一样的地方是在于情感,冷酷无情是他们的核心特质。这个群体的问题并不在于道德认知存在缺陷,更重要的是在道德情感方面存在障碍。赵辉老师关于精神病态者的讲解引发了同学们对“同情”和“共情”的讨论,两者的关键区别就在于是否能够感同身受。

然后进行的就是第三四章内容的分享。老师说第三章是很有意思的一章,与生活联系很紧密。马玲和张汉林同学结合书本内容分享了自己有感触的内容。接着大家积极讨论了书中关于人肉搜索还有孩子打小报告的内容,老师总结说人肉搜索这种行为可能是出于一种作为第三方对他人施加惩罚的欲望,以这种方式来伸张正义,可是它造成的伤害确实也值得人们思考它的可行性。而打小报告,不同的小报告内容对应每个人的道德准则其实结果是不一样的,孩子之所以打小报告,是因为孩子看到了不符合他所认为的道德准则的事件,希望借助权威的力量对这种行为进行惩罚,打小报告这种方式可以省去孩子自己出手惩罚所需要付出的潜在成本。

接下来是第四章的分享,王馨雨同学对第四章进行了逻辑上的梳理,宋迪瑞同学则根据种族歧视的内容,表述了自己对“刻板印象”的理解,他认同书中所说的“用统计学的目光看人”。老师也表示种族歧视反映出来的是一种偏见的态度,其实从基因来看,不同种族之间的差别很小,所以种族不是自然的划分,而是人为的。从婴幼儿时期开始,我们就具备对人和事物进行分类的能力,在社会化的过程中,更有区分内群体和外群体的自然倾向,我们每个人都会更想朝着内群体去靠拢,并且对自己所在的内群体有更高的评价。从适应的角度来讲,刻板印象有积极的作用也有消极的作用。即便从概率的角度来讲,刻板印象有可能是正确的,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不应该随意利用刻板印象来认识周围的人和事物,而是需要理性地看待周围的人和事物。

第三次读书会主要涉及《善恶之源》的五六七章,参与读书会的成员是20级心理班的全体同学。善恶及道德的旅行到了最后一站。

首先是第五章的分享,张宝琪同学根据第五章的重点内容:同性恋,乱伦等进行分享,并进行了整篇的梳理,而且也包含自己的思考,总结的十分到位。那厌恶感是如何把道德带入歧途的呢?李艳阳同学有感而发,他认为把人的情绪反映到事件中,人们会被情绪带偏。赵辉老师结合上一章所提到的种族偏见,种族偏见得以形成,部分原因是因为优势群体成功地诱发了公众对于劣势群体的厌恶感,这样做是为了使得偏见合理化,更是为了维持自己的社会地位和优越感。本章主要讲厌恶感和道德的联系,但首先对厌恶感的产生进行了探讨。一些事物会引发我们的厌恶感,如排泄物、呕吐物、血块等,有研究者称之为“核心厌恶”,但孩子刚出生的时候是不知道什么是厌恶的。所以对于厌恶感的由来,有人认为是如厕训练的结果,是后天习得的。因为家长为了不让孩子玩自己的排泄物,通常在清理的时候会表现出厌恶的神情,会给孩子一些信号这是让人感觉很恶心的东西。但在一些没有如厕训练的文化背景下生存的人也会普遍厌恶排泄物,所以如厕训练的解释似乎行不通。另外一种解释认为,厌恶感有适应性目的,有利于我们的生存,可以让我们避免吃到变质的食物。我们会对一些事物产生生理性的厌恶,是因为一些变质的食物通常闻起来或尝起来味道是很奇怪的。此外,还有一种解释,产生厌恶感的原因是有些事物看起来脏兮兮或者闻起来令人作呕,而不洁正是疾病的标志之一。这些都是信号,可以警告我们远离这些不干净的来源,避免染上疾病。厌恶的对象可以是物,也可以是人,厌恶感并不等于排斥或者仇恨,但是厌恶感会增加你产生负面情感的概率,如大众对于同性恋的态度,这种偏见的形成有其历史渊源,是有时间积累的,一旦形成,就难以改变。如果说共情可以让我们更加理解他人,那么厌恶则会让我们轻视和反感他人,会让人变得更加刻薄,会将道德判断带入歧途。

 

 

然后是第六章的分享,闫素同学简单介绍了本章使用的例子——电车困境。老师展示了一个与此事件相关的小动画,有两种情境:两条轨道,一边是一个人,一边是五个人,电车驶来,如果不处理的话,电车会撞向五个人,你可以扳动换轨闸,让电车开到另一条铁轨上,牺牲一个人来救五个人;两条轨道,一边是一个人,一边是五个人,电车驶来,如果不处理的话,电车会撞向五个人,你需要亲手将一个人推下去才能救五个人。同学们对两种情境下自己会如何决策进行了讨论。以往的研究发现,在第一个情境当中,大多数人会选择扳动换轨闸,但在第二个情境当中,很少有人会动手推人,原因在于,后一种情况会有更多的情感卷入,引发强烈的情感冲突。不论哪种情境,都会出现救与不救的选择,存在结果论者和义务论者的区分,前者强调根据行为的结果来做道德判断(5>1),后者主张遵循普遍的道德原则(人的生命同等重要,不应该牺牲一个人来救五个人)。另外,如果铁轨上的一个人或者被推下去的那个人身份(如亲人、朋友)不同的话,个体的选择也会不同。所以作者主张道德是有亲疏的,排序从亲到疏为家人、内群体、陌生人,这会影响我们道德的决策。所以本章主题:对陌生人的奉献,还是值得在心中进行思考。

 

 

最后进行的是第七章的分享,韦诗绘同学就书中最有感触的部分提出了自己的思考。在打人之后进行解释其实是一种推脱责任的行为,老师表示很多的罪犯都是道德推脱的好手,在他们的心里,受害人反而是过错方。丁歆宇同学则对整个章节进行了一个概括和总结。本章主题为:如何成为一个好人?老师说,第一,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是非常大的,人最初社会化的场所就是家庭,家长就是权威的角色,孩子判断行为好还是不好,就是根据父母对行为是奖励还是惩罚,从而逐渐去塑造道德感。第二,人需要重视后天发展的理性和本能,才能更好地发展。第三,文化和习俗对我们的成长也有作用。老师最后总结了这本书,作者从婴幼儿开始进行研究,小孩子也有自己公平公正的意识及判断,他们也会同情、共情,让我们从源头来了解善恶和道德。

经过老师的耐心讲解和同学们的积极讨论,上午12:00,在同学们的热烈掌声中,读书会圆满结束。

 

 

经过三次读书会的学习讨论,同学们都表示收获颇丰,至此中国政法大学社会学院“日新经典阅读平台”——《善恶之源》读书会圆满落幕。

中国政法大学京公网安备:110402430029
学校邮箱:cupl@cupl.edu.cn查号电话:010-58909114
海淀校区: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25号昌平校区:北京市昌平区府学路27

中国政法大学社会学院
办公电话:暂无
办公地址:暂无